2025-06
生命科学学院饶玉春教授团队在水稻盐胁迫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2025-04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生命科学学院陈崇斌教授论文
2024-09
生科院张可伟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Plant发表学术成果
2024-04
“从微观世界看宏观”——生命科学学院青年学者学术沙龙顺利举办
2024年3月27日晚,以“从微观世界看宏观”为主题的浙江师范大学青年学者学术沙龙于图文中心三楼学习与研讨区举行,本次活动由科学技术处、校工会主办,生命科学学院承办,图文信息中心、图文信息中心工会协办,学术沙龙由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孙梅好教授主持。赵江哲老师以“细胞分裂素运输机理研究进展”出发,从微观研究细胞分裂素,是为宏观层面上增强植物的生长效能;吴智华老师作题为《基于基因学的红花产物合成途径的机制研究》...
2024-02
生命科学学院张可伟教授团队在植物激素脱落酸(ABA)长距离运输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浙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张可伟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生理顶级期刊(一区TOP,5 年影响因子8.97)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Abscisic acid root-to-shoot translocation by transporter AtABCG25 mediates stomatal movements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ABC转运蛋白AtABCG25负责由根向地上组织运输脱落酸(ABA)和脱落酸葡萄糖脂(ABA-GE)并调控气孔运动的分子机制。脱落酸(ABA)是最重要的植物抗...
2024-01
生科讲堂|梁文星(青岛农业大学):尖孢镰刀菌致病与产孢的机制研究
2023年12月29日下午,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梁文星教授受邀来院作“尖孢镰刀菌致病与产孢的机制研究”的学术讲座,分享在植物-病原菌互作分子机制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共80余人参与讲座。梁文星教授是国家杰出与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主要从事番茄枯萎病与灰霉病的致病机理以及综合防控研究,揭示了尖孢镰刀菌以及灰霉菌孢子萌发、寄主活性氧清除以及免疫抑制的新机制,并以...
2023-12
生命科学学院倪健课题组在古生态学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倪健课题组的古生态学团队年轻教师李凯副教授及其硕士研究生王皓言在国际古生态学领域经典期刊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地球科学二区Top及古生物学一区期刊,IF=3.0)同期在线发表题为“Human-activity modified vegetation composition at Hangzhou Bay,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over the last 10,000 years”和“Vegetatio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
生命科学学院饶玉春课题组在叶绿体发育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叶绿体作为水稻重要的细胞器,在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叶绿体可以吸收光能并转化成植株可以利用的化学能贮藏起来,其转化效率高低直接决定了水稻最终产量及品质。但是关于叶绿体发育机制目前仍未被完整阐述。12月14日,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饶玉春课题组在农学顶级期刊Rice(SCI 一区top,IF=5.5)在线发表题为“WLP3 Encodes the Ribosomal Protein L18 and Regulates Chloroplast Development in Rice”的...
2023-11
生科讲堂∣孙书存(南京大学):怎样做生态学
2023年11月21日下午,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书存教授受邀来院作“怎样做生态学”的学术座谈,分享如何开展生态学研究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科教师和硕士研究生共50余人参与座谈会。孙书存教授是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主要从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动植物关系与全球变化生物...
生科讲堂∣阎秀峰(温州大学):浅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撰写
2023年11月15日下午,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阎秀峰教授受邀来院作“浅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撰写”报告,分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经验。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部分教师参与本次报告会。 阎秀峰教授在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部级科学基金20余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