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生化达人”—2017届毕业生风采展示(5):李志明

发布日期 :2017-04-20    阅读次数 :7

浙大考研复习经验贴

应用化学131 李志明

考研这件事其实可以不是很难,也不必做到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凌晨睡觉,只要你没打算考到第一名的话。所以大家首先不必恐慌。然后我来讲讲考研有哪几个过程。纵观整个考研战线,主要分为目标院校、专业的选择,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的采购,复习阶段(初试),复试准备。

在院校、专业的选择上,结合自己的想法,参考家人老师的意见就行了。在难不难的问题上不用太过纠结,因为有太多的三本院校考入985211的例子了,只要你想就有可能。但是一旦下定决心了就不要再东想西想!

  

对于考试科目及参考书,最方便的办法就是问上届考上的学长学姐,如果没有,就需要去目标院校的网站上,贴吧等渠道去搜集,想尽一切办法。

最大头的初试复习(最重要部分),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就讲讲我总结出来的经验,首先是政治和英语两门公共课。如果复习时间比较充足,可以政治报个班,如果时间紧张,可以参考我给的政治复习计划:

11-1218日完成肖秀荣1000+真题(选择题部分)3遍,

1219-1224日完成肖秀荣最后四套卷的所有大题的背诵(有能力的把肖秀荣冲刺8套卷大题也背了)

对于英语水平差的,需要从寒假就开始背单词,到暑假开始做真题(至少3遍),把真题复印下来再做,方便后期重复做。如果有同学单词背不下来,我推荐用朱伟的恋练有词配套他的视频(虽然词汇量少了点,不过应付考研还是够了)。  

对于另外的两门专业课请参考自己专业的学长学姐,如果要考数学,基础不好的建议不要直接啃教材,找个网课(新东方、文都的都行)先打好基础,接着就是永无止境的刷题了。

除去具体怎么复习,在整个复习的过程中,我有几点建议。

1.计划肯定是需要的,但也不必像网上的一些大神一样排的满满的,精确到分钟。注意千万不要盲目模仿,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就好,使自己的效率最大化。

2.关于手机要不要带的问题,也不必纠结,你可以试试你带上手机整体的效率怎么样,只要没到每隔几分钟就拿起来玩的地步就带上吧,学累了刷个10分钟也不会怎么样。一定要避免一边忍不住刷手机,一边刷完了还无限自责,影响了心情,心情很重要,保持效率最大化。

3.不要纠结每天学了多长时间,要关注的是每天的状态如何,效率如何,如果某天学不进去,不要强撑,给自己放半天假,也无需自责拖延了原本的计划,重新调整计划即可。

4.适当的鸡汤是需要的。在时间跨度巨长的复习战线上,忧虑、害怕、退缩会不时的干扰自己,此时需要的就是坚定的信念。那么坚定的信念从哪来?从鸡汤里来。那么怎么才能让鸡汤能够长久的激励自己?首先去找到鸡汤,再和他产生强烈的共鸣。例如我就是在听朱伟的单词课时找到的,他不但只撒鸡汤,还会有很多的例子支撑,说的话能戳中内心,和他产生共鸣。

5.复习到最后,即便还有很多没复习完,也不要再拼命复习了,要做的就是平复心情,调整心态,争取超常发挥。这里又需要鸡汤了。通过考试,根据我的情况,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好的结果=一定的实力(至少有基础)+运气+心态,所以最后能影响结果且可控的因素只有心态了。心态如何调节?我是通过一定的鸡汤,考前达到不畏所失的状态,考试中牢记把握整体。

  

最后复试部分,如果初试成绩较高,复试只要不出现重大失误,都是不会出问题的。所以重点还是在初试上。对于复试就简单讲一下,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还是找学长学姐,熟悉复试的考试流程、复习方法及历年考题。第二部分是给导师发邮件,在复试前与导师取得联系。

贴子里提到的大道理相信大家都懂,但要怎么应用到实际复习中就很有难度了,需要自己仔细体会。总结上面的所有建议,就是要做到目标要坚定,复习要高效,考场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