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的四堂课
母校之所以动人,就在于伴随着我们一次次蜕变,留下了成长的印记。在经历了大四一年的求职之后,初步被上海市民政局单位预录取,也就是公务员系统,在政审阶段经老师告知有此次征文活动,便来献献丑,一来为自己大学四年的心得做出点整理,二来为学弟学妹们留下点或许有用的经验。当然每个人的经历都不是几句话能讲明的,每个人的道路也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在此所谈只是提供一种经验借鉴供予探讨,姑且在茶前饭后作一浏览。人都说“人生如课堂”,大学四年的经历有如一节节精彩的课堂,给你以顿悟和成长。
第一课 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过去的行为决定了现在的状态,而现在的行为决定着未来的生活”,大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应该包括思考力和执行力。在执行每一个行为之前思考一下它是否有意义,这种事前的提醒会有助于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把它称作为“意识化提醒自己”。比如在课堂或寝室逛淘宝、聊微信、玩游戏等,确实相比于枯燥的上课内容而言我也更喜欢这些不需要脑子的东西多一点,但是我会下意识的觉得这些行为是在做无谓的浪费。在一些确实不怎么重要的课上,我一直遵守的原则是:允许自己不听课,但不允许自己浪费时间。我可能会看一些人民日报的评论、微信订阅号一些干货文章、图书馆的书籍以及一些其他我感兴趣的方向,并做一些笔录。当然啦,学姐不是教你们学坏哟,该听的课还是要认真听的,关系到大家的评优评奖呢,各间度的把握就靠大家自己啦。
第二课 大学的经历终将成为我们成长的养料
大学的魅力区别于高中,就在于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还有更广袤的天空任你展翅试飞。用“试飞”一词再合适不过,因为我们并非生来就能搏击长空,而大学刚好可以提供一个不大不小的试飞平台。我很支持大家在大学期间多去尝试,当然要保持自己的思辨能力,让每一次尝试都尽可能高效。
大一我进了院学生会实践部,现在已经是公关部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许多优秀学长学姐们的处事风范,还有同级干事间配合工作的兴奋。大二之后,我主要在各个兼职工作上付出的多一点,先后担任过美团外卖浙师大校园经理、浙公教育金华地区课程老师,期间也有试图与朋友一起开创“快点儿”外卖配送服务,甚至投入运营了一个星期左右,也有幸负责过在2014年7月金华邓紫棋、rain等演唱会上,志愿者招募培训这样的较为大型的组织协调工作。对于校内的活动比赛,我以队长身份参加过校营销大赛、纸桥大赛、院趣味辩论赛等。
总体来说,四年间我的经历说不上是高大上,更多的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包括通识课的选择上,也是按自己的偏好选择了经济课、民法课等,这也让我认识了很多经管学院和法政学院优秀的老师,之后公务员备考学习的“满哥”就是其中一位。按着自己的兴趣来现在想来还是任性了点,有所得就必有所失,在专业课上学习的投入不足也让我吃了很多亏。在这里希望学弟学妹们兼顾专业学习和兴趣爱好,不管选择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无论干什么也总比窝在寝室啥也不干的强。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工作背后对自己的提炼或者资源的积累,美团工作给我带来了管理协商能力以外,还有校内的兼职资源以及北门店里的老板们,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衍生出别的力量。学生工作也是如此,都说做过学生工作的人情商会高些,也是不无道理的,既然进了学生会,那就去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那样你会学到的更多。
第三课 公务员备考道路上寻找一个奋斗源泉
如果说前两课更多的是对大一大二的同学的话,那么这一课就是针对大三即将要求职的同学们了,我把求职过程定义为是一个迫使自己再次迅速提高的过程。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公务员备考道路,我认为是“大智慧和小幸运”。
选择公务员道路的大智慧
其一,公务员备考道路,可谓是“备一条而通多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各省的公务员考试考的是《行测》和《申论》两门,还有各省市烟草、银行系统、还有很多事业单位选择,可以说前期训练后就可以逢考就参加了,边考边提升自己的考场经验。我是从大三暑假投入砺行教育的系统学习的,当然前期提早参加也可以强化自身的演讲辩论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业余时间可以看很多满哥推荐的书,比如《金字塔原理》、《思考的艺术》、《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乡土中国》等等。在有了基本知识储备后,我参加了10月份的国考、11月份的上海市考、3月份的江苏省考,在得知上海进面并最后体检通过之后,我放弃了4月份的福建省考(即联考,与浙江省考同一天),如果我这些都没有成功,我还会转入5月之后的事业单位考试,因为,它们的考试内容都差不多,“备一条而通多道”,单从机会成本来说也提高了不少。
其二,选择了公务员备考道路就是选择了与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要选择一个较好的工作,很多时候需要考虑学历问题,以及是否有一等奖学金等优异条件。考公务员,对优秀的学生也不亏,对成绩并不是很好看的学生更是值得珍惜,我们改变不了过去,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努力。因为公务员考试不看简历(上海除外),也不看学历,本科足够,我身边就有很多打败浙大研究生的例子。
总归来说,公务员考的是思维和心理素质,也夹杂着运气,建议学弟学妹们可以当做求职的一个备选方案,若是不想花太多时间,那就刷几张考卷就直接可以上场考了,万一就考上了呢?哈哈。而且事实证明几率还挺大;若是想求稳,那么还是需要选择长效备考,毕竟思维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公务员备考道路上的小幸运
会选择考公务员,“第二课”已经提到过,有受到我们“满哥”——法政学院周公满教授的影响,并报名参加了培训。其实备考的具体内容千头万绪,总的一条说起来就是跟着满哥走就可以。满哥在班里既当科任老师又充当班主任,给我指导和帮助也不限于考试本身,同时也认识了一群“共患难”过来的同学朋友,还有好多已经在公务员体制内工作过的学长学姐,这些都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选择了一个班,就像全班一起再来了一次高考,比起自己一个人干劲足了很多。我很喜欢一句话,“思维的质量决定未来的质量”,也就是这样,我原以为我自己喜欢的是市场营销之类的工作,但相对于大一大二我乱跑乱蹿参与的社会工作来说,我更喜欢有自己主动思考的时间多一点的工作,而不喜欢被忙碌的工作推着我往前走,确实太累鄙人也没那份能力,这话又圆了回来,倘若我之前不去尝试,我又怎么知道我内心深处其实还是较为喜欢安逸点的生活呢,因此,大胆去尝试,还是对的。倘若没有上岸,跟着满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而去花点时间,我也是愿意的。公考就是这样,你心里越随性,行动越努力,最后就越容易上岸,因为公务员还考心理素质。
第四课 只要你愿意就一切皆有可能
有本书说:“大学是个让人走向社会、自然和融入社会的起点和大门,从这扇门进去,就可以走向世界的每个地方,淌过河,爬上山,俯瞰大地,仰望星空,走向自己人生的目的地。”我是信的,就像我们寝室四人通过选择并努力最终所回报我们的一样——除了我选择了公务员以外,其他室友一位保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一位跨专业考英语专业研究生,还有一位自己本来就挺喜欢化学继续留在了化学领域的研究生。作为化学师范生的我们,除了当中学教师以外,我们都有了属于自己选择。并且之后我们寝室闲聊,分析起来这样结果也确实很适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特长。确实是这样,只要你愿意,就一切皆有可能!
限于篇幅,且学姐个人又是个话唠,未尽事宜如学弟学妹们感兴趣也可以直接找我询问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