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新闻动态

浙江师范大学助推金华市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大会“生态环保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专场活动开展

发布日期 :2025-06-07    阅读次数 :42

65日下午,浙江师范大学助推金华市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大会“生态环保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专场活动在图文信息中心7楼会议室举行。

本次专场由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主办,以“生态赋能·科创引领——校地协同共筑金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主题,共同探讨生态环保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金华市科技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等部门领导,金华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生命科学学院和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产业教授、科技副总代表及合作单位代表等参加活动。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吕迎春、金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钱福安致辞。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恒做学院介绍。

       吕迎春代表浙师大向莅临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和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浙师作为扎根金华的省属重点高校,始终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学科、人才与科研优势,在生态环保技术研发、农业现代化转型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领域与金华市深入合作。借此机会,她提出三点期望,要以政策为引领,优化制度环境,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校地协同创新营造更优越的条件;以创新为驱动,深化校企协同发展,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攻关关键技术,让高校“智力资源”切实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以需求为导向,强化科研使命担当,力争在关键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共同谱写金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钱福安代表市农业农村局,向长期关心支持金华“三农”工作的浙江师范大学和各类企业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他指出,近年来金华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绘就村美、人和、共富的乡村振兴图景。然而,当前农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对此,要不断强化校企科研合作,搭建平台,让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展望未来,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指示要求,秉承“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的理念,建立更加紧密、更加牢固的效益合作关系,携手共谋金华三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林红军从院校概况、专业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三个方面作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介绍期待在污水处理、生态修复、智慧农业等领域跟地方、各企业产生更多交流与合作。

       李恒从发展历程、师资力量、学科优势、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维度阐述生命科学学院基本情况并介绍学院在生物资源利用与农业技术创新方面为校地合作提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期待未来地方有更多的合作,助推金华建设高水平创新性特色城市。

       吕迎春为产业教授代表与科技副总代表颁发聘书

       管祖光围绕环境监测仪器及其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应用展开报告。他以杭州市钱塘区项目为例,强调其团队以服务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为核心,不仅提供相关咨询服务,还与生态环境部门共同落实方案,迄今为止已服务超100 个地级市和区县一级的环保局、生态环境局。

       郭卫东围绕金华市特色经济植物的开发利用展开报告。以蓝莓育种为例,他指出相较于全球普遍追求的大果型、早熟等目标,金华利用本地特色资源优势,聚焦培育具有高花青素含量,适应未来农业发展趋势、便于人工智能识别与自动化采摘的新品种。郭卫东认为,要实现这些目标,亟需促进政府、专家团队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优良野生资源的引种驯化、规模化栽培和田间管理,最终实现商业化开发,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达成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黄永征详细介绍金华市环境保护科学产业联合会,并全面剖析金华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马晓钟针对金华火腿行业的技术需求,强调金华火腿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正面临多重技术挑战,对此,推进校企合作刻不容缓,并依托金华产业基础与科研资源,系统攻克技术难题,不断推动火腿产业向标准化、国际化升级。

 会上,围绕产业相关技术需求,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个社会服务团队积极行动。

 生科院郑荣泉教授作“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推介”报告。团队长期从事特色经济动物优良品种选择及规模化养殖工作,并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规划、司法鉴定等,未来期待与更多企业开展合作。

       生科院朱平阳教授作“生态农业与健康技术推介”报告。他分享了农业生态资源利用与防控技术方面的研究经验,并对农业监测与管理技术的发展提出创新性见解。

       生科院陈建华教授作“植物资源多样性检测技术推介”报告。通过介绍植物资源监测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案例,他表示团队通过长期重点建设和珍稀物种保护项目,在植物资源理解和保护方面已有所收获。

       携手育才谱新篇,产教融合启新程。本次专场活动汇聚政、产、学、研多方力量,共同探讨生态环保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未来,各方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校地协同、赋能乡村振兴,共同谱写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