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首页幻灯片

浙江师范大学新农人学院成立

发布日期 :2025-06-13    阅读次数 :65

       6月6日,浙江师范大学新农人学院成立仪式暨共同富裕座谈会在大田乡瓦窑头村耕心艺术山庄举行。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盛,浙江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古竹中心小学名誉校长毛华岳,武义县委副书记、社会工作部部长、政法委书记吕霞,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恒等出席,为校地协同赋能乡村振兴注入专业力量。

新农人学院成立仪式

     “新农人学院的成立,是浙江师范大学深化结对帮扶、服务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我们服务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综合性平台。”李盛在致辞中表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时代背景下,新农人学院将充分发挥浙江师范大学在农业科技、乡村治理、产业创新等领域的学科优势,着力打造校地协同共富的示范样本,为武义乃至浙江省的乡村振兴培育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生命科学学院将重点依托在作物栽培、生态农业等领域的专业优势,深度参与农业技术转化与人才培育工作。

       吕霞对浙江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对武义的指导和帮助表示感谢。她表示,希望浙江师范大学能引荐更多人才团队、优质项目落地武义,激活发展动能;新农人学院要培养好“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新农人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县委、县政府也会提供便利条件、高效服务与优质保障,推动“平台共创、资源共享、工作共促、人才共兴”,打造校地合作示范样板。

李盛与吕霞为浙江师范大学新农人学院揭牌

       仪式上,李盛与吕霞共同为“浙江师范大学新农人学院”揭牌。李恒代表生命科学学院接受“产学研实践基地”授牌。

四大基地授牌仪式

      生命科学学院“产学研实践基地”将聚焦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与农产品品质提升,建立高校科研团队+地方农业主体的合作机制。

生命科学学院“产学研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共同富裕座谈会上,浙江北岭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新农人学院基本情况及下步建设内容。随后,浙江师范大学各学院代表围绕“校地共富”展开情况以及下一步合作细节展开深入交流。生命科学学院代表李恒围绕生物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升级议题,就农作物深加工技术提升、农业微生物应用等方向与地方展开合作细节研讨。

生命科学学院代表李恒发言

     “浙江师范大学新农人学院由浙江师范大学与武义县农业农村局、大田乡三方共建,浙江北岭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校地企产业融合落地实体化运营的典型案例。”学院将聚焦农业科技、乡村治理、产业创新等领域,打造集人才培育、技术转化、实践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乡村振兴输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人才。

       自2003年浙师大与武义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以来,双方在人才培育、产业升级、民生服务等领域持续深耕。生命科学学院已在有机水稻种植、珍稀苗木组培等领域开展多项技术服务,此次新农人学院的成立将进一步深化小农合作共富等项目合作,推动示范村生态农业技术应用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校地合作成果惠及万千百姓,瓦窑头村更获评“浙江省善治示范村”。